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目的要求

1.掌握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2.熟悉 小肠液的分泌和运动。

教学重点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胆汁的成分和作用、分泌和排出。

教学难点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教学过程

一、胰液的分泌

(一)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胰液为碱性液体(中和进入小肠内的胃酸)。主要成分有碳酸氢盐和多种消化酶。这些消化酶均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
(1)碳酸氢盐:由胰腺的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胃粘膜,同时,为胰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2)胰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和麦芽寡糖。
(3)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
(5)核酸酶:包括DNA酶和RNA酶,分别消化DNA和RNA。
由于胰液中含有三种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酶,因而胰液是最重要的一种消化酶。

记忆方法:
(1)胰液为消化系统内最重要的消化液,因此必然含有消化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的酶和分解核苷酸的酶。
(2)胰液中分解脂肪、淀粉、核苷酸的酶正常情况下有活性,而分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和摩蛋白酶则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正常胰液中,仅在消化期间被激活,原因是分解蛋白质的酶对自身有消化作用,基于同样原因胃蛋白酶也以酶原形式存在。
(3)胰液缺乏时脂肪、蛋白质消化受影响,而碳水化合物消化不受影响,原因是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同时,唾液中的淀粉酶,小肠液中的双糖酶可分解碳水化合物。

(二) 胰液分泌的调节:

空腹时胰液基本不分泌,进食后通过神经体液因素引起胰液的大量分泌,以体液因素的作用为主。
(1)神经调节: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直接引起胰液分泌,或者通过乙酰胆碱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释放,进而刺激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液。迷走神经引起的是富含酶的胰液分泌。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重要。
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均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而且不同激素之间以及激素与神经递质之间有协同作用。
迷走神经兴奋、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等引起含酶丰富、含H2O和HCO3-较少的胰液分泌,促胰液素引起含水丰富、含酶较少的胰液分泌,蛋白质降解产物引起含水和酶都丰富的胰液分泌,而付交感神经兴奋则抑制胰液的分泌。

原因如下:
(1)交感神经主要是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产生兴奋,而付交感神经兴奋促进机体休整,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因此交感神经对胃肠道功能起抑制作用,而付交感神经则起促进作用。
(2)胰液由腺泡细胞和小导管上皮细胞共同分泌,腺泡细胞分泌富含酶的胰液,而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H2O和HCO3-,胆囊收缩素、胃泌素主要作用于腺泡细胞,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上皮细胞。
(3)蛋白质降解产物能引起多种激素的分泌,分别作用于腺泡细胞和小导管上皮细胞,引起水份和酶都丰富的胰液分泌。

引起促胰液素分泌的因素从强到弱为:HCI、蛋白质降解产物、脂酸钠
记忆方法:
(1)促胰液素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含大量水分和HCO3-的胰液以便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所以引起促胰液素分泌的最强因素是HCI。
(2)胃肠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消化液的分泌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三大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最难消化而糖类最易消化,所以蛋白质降解产物通常是刺激胃肠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而糖类则无刺激作用,脂肪酸介于二者之间。
同理可以推出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因素从强到弱为:蛋白质降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

二 、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肝细胞持续生成和分泌胆汁,在消化间期,胆汁经胆囊管进入胆囊并被贮存,于消化期再排入十二指肠。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常成人每天分泌胆汁600~1200ml。

(一) 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1. 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肝细胞胆汁(肝胆汁):金黄色或桔棕色, pH值为7.8~8.6。
胆囊胆汁:颜色变深, pH值为7.0~7.4,胆汁颜色由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
成分:无机物有水、Na+、K+、Cl-、HCO3-、;有机物有胆汁酸、胆色素、磷酯、胆固醇和卵磷脂。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酸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称为胆盐(bile salt),主要是钠盐。

2. 胆汁的作用
(1) 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作为乳化剂, 减小脂肪表面张力, 使脂肪裂解为直径为3~10um的脂肪微滴,分散在肠腔内,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2) 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可聚合形成微胶粒(micelle),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粒中, 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3) 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二).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引起肝细胞分泌胆汁的主要刺激物是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肝脏胆盐。刺激迷走神经以及促胰液素均可使肝胆管分泌富含水、Na+和HCO3-的胆汁。

食物在消化道内是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高蛋白食物(如蛋黄、肉等)引起胆汁流出最多, 高脂肪或混合食物次之, 糖类食物作用最小。

精神因素也可影响胆汁的排放。

三、 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内腺体:十二指肠腺(又称为波氏腺, Brunner gland)和小肠腺(Liberkuhn crypt)
(一)十二指肠的分泌

十二指肠腺分泌富含粘液和水的碱性液体。

(二)小肠腺的分泌

小肠腺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杯状细胞分泌的粘液,起润滑和保护小肠粘膜的作用,小肠腺中的肠上皮细胞分泌含大量水和电解质的等渗液,其分泌量约为1.8L/d,分泌液pH为7.5~8.0。

(三)小肠分泌的调节

食糜对肠粘膜局部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通过肠壁内神经丛引起局部反射,这是调节小肠分泌的主要机制。

四、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小肠平滑肌紧张性是其它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

2.分节运动:这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分节运动的推进作用很小,它的作用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性消化,它还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分节运动还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3.蠕动:小肠的蠕动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其速率约为0.5-2.0cm/s,近端小肠的蠕动速度大于远端。
蠕动的意义在于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到达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

4.移行性复合运动

(二)回盲瓣的功能

回盲瓣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结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还可以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完全消化和吸收。

(三)小肠运动的调节

1.内在神经丛的作用

2.外来神经的作用

3.体液因素的作用

课后小结

胰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物和有机物、有机物主要是消化酶,如蛋白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肝细胞持续生成和分泌胆汁,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常成人每天分泌胆汁600~1200ml。

胆汁的成分:无机物有水、Na+、K+、Cl-、HCO3-、;有机物有胆汁酸、胆色素、磷酯、胆固醇和卵磷脂。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酸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称为胆盐(bile salt),主要是钠盐。
胆汁的作用: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课后练习

1. 试述胰液的成分及其作用。
2. 胆汁的生理作用有哪些?